在布置棉柔巾生產線的無塵車間時,需要綜合考慮多個方面以確保產品質量、生產效率和人員安全。
一、環境控制
潔凈度要求:
嚴格控制車間內的塵粒數量,確保每立方米內大或等于0.5微米的粒子數不超過一定標準(如350000個以下),大或等于5微米的粒子數也應嚴格限制。
微生物控制同樣重要,浮游菌數和沉降菌數需分別控制在合理范圍內,以防止細菌污染棉柔巾。
溫濕度管理:
維持適宜的溫濕度條件,一般冬季控制在20~22℃,夏季控制在24~26℃,濕度根據季節調整在合理范圍內,以保持生產環境的穩定性。
壓差控制:
確保相同潔凈度等級的潔凈室壓差保持一致,不同潔凈等級的相鄰潔凈室之間壓差要≥5Pa,潔凈室與非潔凈室之間要≥10Pa,以防止空氣逆流造成污染。
二、布局與分隔
空間規劃: 生產區應有足夠空間滿足生產需要,布局需符合生產工藝要求,分隔合理,確保人、物分隔,產品流程中無逆向與交叉。
原料進入與成品出去應有防污染措施和嚴格的操作規程,減少生產環境微生物污染。
工藝設備布置:
潔凈室內應緊湊布置必要的工藝設備,但要有一定間隙以利于空氣流通,減少渦流。
易產生粉塵和煙氣的設備盡量布置在潔凈室外部,如必須設在室內時,應設排氣裝置,并盡量減少排風量。
三、設施與材料
防塵、防蟲、防鼠設施:
生產區內應配置有效的防塵、防蟲、防鼠設施,確保生產環境的安全與衛生。
建筑材料選擇:
車間墻體和吊頂應采用不產塵、表面光滑且不易積塵的材料,地面應選用溶劑型環氧樹脂材料,表面平整無沙眼、無空鼓、無裂縫,并具備防靜電性能。
空氣凈化設備:
選用高效與中效的空氣凈化設備,確保車間內空氣潔凈度達標。
四、人員與物流
人員凈化流程:
實驗室人員需按照嚴格流程進入車間,包括更衣室換衣換鞋、清洗間洗手、緩沖間、風淋室等步驟,以減少人員帶入的污染。
物流凈化流程:
物流進入無塵車間應遵循嚴格的凈化流程,如外走廊→自消毒傳遞窗消毒→緩沖走廊→再經傳遞窗進入各操作室,確保物料在運輸過程中不受污染。
五、照明與配電
照明要求:
潔凈室(區)的主要生產用房一般照度值宜≥300Lx,輔助工作室、人員凈化和物料凈化用室、氣閘室、走廊等的照度值宜為200~300Lx,以確保生產操作清晰可見。
配電系統:
確保車間內電力供應穩定可靠,滿足生產設備運行和照明需求。
布置棉柔巾生產線的無塵車間需要從環境控制、布局與分隔、設施與材料、人員與物流以及照明與配電等多個方面綜合考慮,以確保生產環境的潔凈度、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。 |